座椅
驾驶员座椅调整
警告 |
车辆行驶时,切勿进行驾驶员座椅的调整。如此时调整,车辆可能会处于失控状态而导致事故。 |


向上拉起手柄(1),并将座椅滑移至所需位置。松开手柄(1)并确认座椅已锁定到位。
警告 |
驾驶员座椅的倾斜角不宜过大,当座椅靠背与垂直方向约成25°时,安全带才能提供最大保护。 |
将身体微向前倾,向后拉起调节器(2),座椅靠背会自动弹回,然后将身体向后靠向椅背,调整至所需要的角度。松开调节器(2)并确认椅背已锁定到位。
可以调整座椅的高度。提起操纵杆(3)即可抬高座椅的高度,按下操纵杆(3)即可降低座椅的高度。大幅度调时,需要连续提起或按下操纵杆(3)。

座椅和调整位置 | 前移距离 | 后移距离 | 上移距离 | 下移距离 | 靠背角 | 前向调整角度 | 后向调整角度 |
手动调整座椅 | 210毫米 | 0毫米 | - | - | 25度 | 25±2度 | 28±2度 |
提醒 |
座椅移动距离和靠背角以图片所示的基准0点计算,前后调整角度以图片所示靠背旋转基准计算。 |


注意 |
无论点火开关置于哪个位置,都可以自由调整座椅。但电动调整会耗电,可能会用尽蓄电池的电量。 |
当将按钮(1)向前拨动时(箭头A),座椅会向前移动,当座椅滑移至所需位置,松开按钮(1)座椅即停止滑动。
当将按钮(1)向后拨动时(箭头B),座椅会向后移动,当座椅滑移至所需位置,松开按钮(1)座椅即停止滑动。
警告 |
驾驶员座椅的倾斜角不宜过大,当座椅靠背与垂直方向约成25°时,安全带才能提供最大保护。 |
当将按钮(2)向前扭动时(箭头C),靠背会向前旋转,当座靠背旋转至所需位置,松开按钮(2)靠背即停止旋转。
当将按钮(2)向后扭动时(箭头D),靠背会向后旋转,当座靠背旋转至所需位置,松开按钮(2)靠背即停止旋转。
当将按钮(1)后端向上拨动时(箭头E),座垫会向上移动,当座垫升至所需位置,松开按钮(1)座垫即停止移动。
当将按钮(1)后端向下拨动时(箭头F),座垫会向下移动,当座垫降至所需位置,松开按钮(1)座垫即停止移动。
当将按钮(1)前端向上拨动时(箭头G),座垫前端会向上升高,同时靠背上端随之向后转动,当座垫倾斜至所需位置,松开按钮(1)座垫即停止移动。
当将按钮(1)前端向下拨动时(箭头H),座垫前端会向下降低,同时靠背上端随之向前转动,当座垫倾斜至所需位置,松开按钮(1)座垫即停止移动。
当按住按钮(3)前端时(箭头J),腰托向前移动,当腰托移动至所需位置,松开按钮,腰托即停止移动。
当按住按钮(3)后端时(箭头K),腰托向后移动,当腰托移动至所需位置,松开按钮,腰托即停止移动。

1.gif)
2.gif)
注意 |
无论点火开关置于哪个位置,座椅都可以前后滑动、靠背调整、座垫倾角调整、座垫高度调整、座椅腰托调整及记忆位置功能,但电动调整会耗电,可能会用尽蓄电池的电量。按摩功能需在车辆上电后才能使用。 |
当将按钮(5)向前拨动时(箭头A),座椅会向前移动,当座椅滑移至所需位置,松开按钮(5)座椅即停止滑动。
当将按钮(5)向后拨动时(箭头B),座椅会向后移动,当座椅滑移至所需位置,松开按钮(5)座椅即停止滑动。
警告 |
驾驶员座椅的倾斜角不宜过大,当座椅靠背与垂直方向约成25°时,安全带才能提供最大保护。 |
当将按钮(6)向前扭动时(箭头C),靠背会向前转动,当靠背旋转至所需位置,松开按钮(6)靠背即停止转动。
当将按钮(6)向后扭动时(箭头D),靠背会向后转动,当靠背旋转至所需位置,松开按钮(6)靠背即停止转动。
当将按钮(5)前端向上拨动时(箭头H),座垫前端会向上升高,同时靠背上端随之向后转动,当座垫倾斜至所需位置,松开按钮(5)座垫即停止移动。
当将按钮(5)前端向下拨动时(箭头G),座垫前端会向下降低,同时靠背上端随之向前转动,当座垫倾斜至所需位置,松开按钮(5)座垫即停止移动。
当将按钮(5)后端向上拨动时(箭头E),座垫会向上移动,当座垫升至所需位置,松开按钮(5)座垫即停止移动。
当将按钮(5)后端向下拨动时(箭头F),座垫会向下移动,当座垫降至所需位置,松开按钮(5)座垫即停止移动。
当按住按钮(7)前端时(箭头J),腰托向前移动,当腰托移动至所需位置,松开按钮,腰托即停止移动。
当按住按钮(7)后端时(箭头K),腰托向后移动,当腰托移动至所需位置,松开按钮,腰托即停止移动。
当按住按钮(7)上端时(箭头M),腰托向上移动,当腰托移动至所需位置,松开按钮,腰托即停止移动。
当按住按钮(7)下端时(箭头N),腰托向下移动,当腰托移动至所需位置,松开按钮,腰托即停止移动。
按下按钮(4),进行按摩,按摩进行15分钟后,执行泄气,泄气完成后即自动关闭。如果15分钟内再次按下按钮(4),按摩将关闭。
提醒 |
适用于配置座椅记忆位置功能的车型。 |
存储
先按压一次(按下不超过1秒然后松开)记忆开关的按键(3),然后在10秒内按压记忆位置按键(1)超过5秒,控制器即将座椅当前位置存储到记忆位置按键(1)。
先按压一次(按下不超过1秒然后松开)记忆开关的按键(3),然后在10秒内按压记忆位置按键(2)超过5秒,控制器即将座椅当前位置存储到记忆位置按键(2)。
调用
按下记忆位置按键(1)或(2)超过0.2秒,可调用对应存储的座椅位置。在调用过程中,操作座椅任意调节按钮,将停止调用;再次按下相应记忆位置按键,可继续调用。

座椅和调整位置 | 前移距离 | 后移距离 | 上移距离 | 下移距离 | 靠背角 | 前向调整角度 | 后向调整角度 |
电动调整座椅(类型一) | 210毫米 | 0毫米 | 30毫米 | 30毫米 | 25度 | 25±2度 | 28±2度 |
电动调整座椅(类型二) | 210毫米 | 0毫米 | 30毫米 | 30毫米 | 25度 | 25±2度 | 28±2度 |
提醒 |
座椅移动距离和靠背角以图片所示的基准0点计算,前后调整角度以图片所示靠背旋转基准计算。 |
副驾驶员座椅调整

向上拉起调节器(2),并将座椅滑移至所需位置。松开调节器(2)并确认座椅已锁定到位。
警告 |
副驾驶员座椅的倾斜角不宜过大,当座椅靠背与垂直方向约成25°时,安全带才能提供最大保护。 |
将身体微向前倾,向上拉起调节器(1),座椅靠背会自动弹回,然后将身体向后靠向椅背,调整至所需要的角度。松开调节器(1)并确认椅背已锁定到位。
只能进行前后滑动、靠背调整和腰托调整,其调整方式与电动调整的驾驶员座椅一致。

座椅和调整位置 | 前移距离 | 后移距离 | 上移距离 | 下移距离 | 靠背角 | 前向调整角度 | 后向调整角度 |
手动调整座椅 | 210毫米 | 0毫米 | - | - | 25度 | 25±2度 | 28±2度 |
电动调整座椅 | 210毫米 | 0毫米 | - | - | 25度 | 25±2度 | 28±2度 |
提醒 |
座椅移动距离和靠背角以图片所示的基准0点计算,前后调整角度以图片所示靠背旋转基准计算。 |
第二排座椅调整
向上提起调节器(1),利用双脚前拉或者后推,调节座椅前后位置,松开调节器(1),并确认座椅已锁定到位。
右侧座椅的前后位置调节器在座椅的右边。左侧座椅的前后位置调节器在座椅的左边。
类型一

类型二

将身体微向前倾,向上拉起调节器(1),然后将身体向后靠向椅背,调整至所需要的角度。松开调节器(1)并确认椅背已锁定到位。
右侧单人座椅的倾斜角调节器在座椅的左边。左侧单人座椅的倾斜角调节器在座椅的右边。

类型一
右侧座椅的腿托手柄在座椅的左边。左侧座椅的腿托手柄在座椅的右边。
向上提起腿托手柄(1),腿托向上慢慢旋转,松开腿托手柄(1),腿托即固定在当前位置。
向上提起腿托手柄(1),利用双腿向后推,腿托慢慢向下旋转,当达到初始位置时,松开腿托手柄即可。

类型二
右侧座椅的腿托按钮在座椅的左边。左侧座椅的腿托按钮在座椅的右边。
向下按下腿托按钮(1),腿托向上慢慢旋转,松开腿托按钮(1),腿托即固定在当前位置。
向下按下腿托按钮(1),利用双腿向后推,腿托慢慢向下旋转,当达到初始位置时,松开腿托按钮即可。


座椅和调整位置 | 前移距离 | 后移距离 | 上移距离 | 下移距离 | 靠背角 | 前向调整角度 | 后向调整角度 |
手动调整的单人座椅(类型一) | 312毫米 | 24毫米 | - | - | 25度 | 42度 | 34度 |
提醒 |
座椅移动距离和靠背角以图片所示的基准0点计算,前后调整角度以图片所示靠背旋转基准计算。 |

座椅和调整位置 | 前移距离 | 后移距离 | 上移距离 | 下移距离 | 靠背角 | 前向调整角度 | 后向调整角度 |
手动调整的单人座椅(类型二) | 168毫米 | 168毫米 | - | - | 25度 | 32度 | 68度 |
提醒 |
座椅移动距离和靠背角以图片所示的基准0点计算,前后调整角度以图片所示靠背旋转基准计算。 |

提醒 |
在点火开关打到“ACC(解锁)”/“ON(开启)”位置,才能对电动座椅进行操作。 |
按住按钮(1),座椅向前滑动;松开按钮(1),座椅停止滑动。
按住按钮(2),座椅向后滑动;松开按钮(2),座椅停止滑动。
按住按钮(3),靠背向前调节;松开按钮(3),靠背停止转动。
按住按钮(4),靠背向后调节;松开按钮(4),靠背停止转动。
按住按钮(9),腿托向上旋转;松开按钮(9),腿托停止转动。
按住按钮(10),腿托向下旋转;松开按钮(10),腿托停止转动。
按住按钮(6),此时腰托上气袋进行充气;松开按钮(5),则停止充气。
按住按钮(7),此时腰托下气袋进行充气;松开按钮(8),则停止充气。
按住按钮(5),此时腰托上下气袋进行充气;松开按钮(7),则停止充气。
按住按钮(8),此时腰托进行放气;松开按钮(6),则停止放气。
按下按摩按钮(11),进行按摩;再按下按摩按钮(11),按摩停止。
如果未再按下按摩开关(11),则连续按摩一段时间后自动停止。
豪华电动座椅可以记住两个人的坐姿,对应的存储位置按钮为(13)与(14)。
记忆设置
先按MEM按钮(12)超过1秒,MEM按钮松开后10秒内按下按钮(13)或按钮(14)超过1秒,存储完成。
提取位置
按下按钮(13)即返回存储位置(13)下记忆的坐姿,按下按钮(14)即返回存储位置(14)下记忆的坐姿。
按下通风按钮(15)一次,此时风扇开始三档工作,LED1、LED2、LED3点亮;按下通风按钮(15)两次,此时风扇开始两档工作,LED1熄灭,LED2、LED3亮;按下通风按钮(15)三次,此时风扇开始一档工作,LED1、LED2熄灭,LED3亮。
再按通风按钮,通风功能关闭,LED1、LED2、LED3熄灭。
按下加热按钮(16)一次,此时加热开始三档工作,LED4、LED5、LED6点亮;按下加热按钮(16)两次,此时加热开始两档工作,LED4熄灭,LED5、LED6亮;按下加热按钮(16)三次,此时加热开始一档工作,LED4、LED5熄灭,LED6亮。
再按加热按钮,加热功能关闭,LED4、LED5、LED6熄灭。
提醒 |
座垫加热与通风不能同时使用。 |
第一次上电后,腿托电机、水平电机,靠背电机需进行学习。一旦学习完成,如果断电,再重新上电后,不需要学习。如果更换控制器、腿托电机、水平电机、靠背电机则需重新学习,更换其它器件都不需要学习。此外,如座椅出现功能失效也需重新学习,如重新学习还没解决相关问题请联系本公司授权服务商。
座椅学习步骤(适用于配置非网中网的车型):座椅通电以后,将靠背调节到最前位置即完成了靠背电机的学习。
座椅学习步骤(适用于配置网中网的车型):座椅通电以后,分别调节水平向后、水平向前、腿托向前、腿托向后、靠背向前、靠背向后开关使座椅运行至最后;然后松开按键,再长按10秒听到座椅模块咔哒响为止。
打开杯托时,按下位于座椅扶手面板上的按钮,杯托即可自动弹出;收起杯托时,将杯托往里推直到其锁止。


注意 |
切勿用手硬拉杯托外缘,将导致杯托饰盖变形损坏! |

座椅和调整位置 | 前移距离 | 后移距离 | 上移距离 | 下移距离 | 靠背角 | 前向调整角度 | 后向调整角度 | 腿托调节角度 |
电动调整的单人座椅 | 70毫米 | 120毫米 | - | - | 25度 | 27度 | 43度 | 60度 |
提醒 |
座椅移动距离和靠背角以图片所示的基准0点计算,前后调整角度以图片所示靠背旋转基准计算。 |
第三排座椅调整
向上提起调节器(1),利用双脚前拉或者后推,调节座椅前后位置,松开调节器(1),并确认座椅已锁定到位。
三人座椅的前后位置调节器在座椅的下方。


对于配置三排三人滑动座椅的车型,座椅后部解锁手柄位于坐垫中下方,往后拉动手柄直至滑轨前后解锁,同时利用双手前拉或后推座椅,调节座椅前后位置,松开解锁手柄,并确认座椅已锁定到位。

将身体微向前倾,向上拉其调节器(1)/(2),座椅靠背会自动弹回,然后将身体向后靠向椅背,调整至所需要的角度。松开调节器(1)/(2)并确认椅背已锁定到位。
三人座椅的倾斜角调节器分别在座椅的左右两边。


对于配置三排三人滑动座椅的车型,座椅椅背倾斜调整方式为使用肩部和后部拉带解锁。三人座椅靠背调节分别在左右靠背的肩部和后部。轻拉动拉带解锁,然后利用双手扶着靠背调节到目标角度,最后松开拉带并确认靠背已锁止到位。

座椅侧翻
将头枕解锁放到最低位置,然后把解锁拉带(1)向外拉出,使靠背向后倾斜至水平状态。向上拉起拉环(2)解除锁定,再将座椅向两边翻折,并折叠支撑板。将挂钩(3)挂在安全带导向环(4)上。
座椅回位
从安全带导向环(4)上取下安全绳,收起安全绳,并把安全绳挂钩(3)固定在座垫背面塑料件开孔中。将已经翻起的座椅锁板拉开,同时将座椅从侧翻位置轻轻调整至水平位置,再用力下压座椅至锁止;向外拉出解锁拉带(1),解除靠背锁止,向后推动靠背,使椅背回复到直立位置。调节头枕高度至合适位置。
警告 |
当折叠或打开座椅时,请注意你的手和脚;侧翻座椅靠背放平仅是将座椅侧翻起来的过程位置,不是使用位置,请勿放平后睡觉、平躺、放置重物等。 |
提醒 |
对于配置后排固定座椅的车型,固定座椅无滑轨调节,靠背调节无法锁止,直接放倒,固定座椅拉带调节后放倒位置非使用位置。 |

座椅和调整位置 | 前移距离 | 后移距离 | 上移距离 | 下移距离 | 靠背角 | 前向调整角度 | 后向调整角度 |
第三排座椅 | 288毫米 | 96毫米 | - | - | 25度 | 40度 | 36度 |
提醒 |
座椅移动距离和靠背角以图片所示的基准0点计算,前后调整角度以图片所示靠背旋转基准计算。 |
头枕
警告 |
为减少颈部或头部受伤的危险,应当将头枕调整至支撑头后部而非颈部。车辆行驶时,切勿调整头枕。 |
按下箭头所示按钮,可将头枕向下推或向上拉,以调整头枕至所需位置。当拉到一定的位置时,可拔出头枕。


按下箭头所示按钮,可将头枕向下推或向上拉(上下共4档),以调整头枕至所需位置。头枕不可拔出。


将头枕底部从后向前缓慢拉(前后共4档,拉时切勿过度用力而使头枕移动至最前端),以调整头枕向前移至所需位置。使用过程中如欲使头枕从前向后移动,一般需用力将头枕拉至最前端,松开后,头枕将自动返回至最后端,然后再向前移动头枕至所需位置。

头枕两侧边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。用力旋转头枕两侧边至所需位置,松开后即可。

扶手调节
扶手可从最低位置向上调节,调至所需档位位置即可。
当需将扶手从高位调低时,需先将扶手向上收起超出最高档位置,再向下调扶手至最低位置,然后再向上调节扶手至所需档位位置。
提醒 |
适用于配置3档调节扶手座椅的车型。 |


提醒 |
适用于配置6档调节扶手座椅的车型。 |

注意 |
6档调节扶手在收起位置向前37±5°为扶手的快速拆装位置,请勿将扶手调节此位置并向外施力,可能会导致扶手脱落。 |